学会资源

钱寿易

        钱寿易(1917-1991),1917年9月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3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39-1943年任云南滇缅铁路工程局公务员,1943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土木系学习,1944年获硕士学位,1946年获博士学位,任该工学院土力学实验室研究员。1942年-1958年间,任美国波士顿Fay Spotford & Thorndike 工程顾问公司土工和结构工程师,纽瓦克 Edwards & Kelcey工程顾问公司总土壤工程师、土工实验室主任。1958年回国后,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并兼任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岩土力学教研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哈尔滨土木建筑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1982年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理事、副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1991年11月率领科学院海洋土工组赴美国考察期间,在旧金山病逝。
        上世纪40年代,钱寿易提出土的结构对强度的影响以及用能量观点提出剪胀率对无粘性土内摩擦角的效应受到外国同行的重视;对阿拉斯加永久冻土特性进行的首次系统研究,得到太沙基的好评。50年代提出对高速公路淤泥软基进行砂井加固新技术,被工程界广泛应用。
        60年代初期,上海地面沉降给国民经济带来了重大损失。钱寿易带领科研人员,从土力学观点研究了上海地面沉降的机理问题,阐明了过度抽取地下水是其症结所在。他设计了现场孔隙水压力测试仪和提出了沉降计算方法,并对控制地面沉降提出了建议。“控制地面沉降研究”项目获得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和中科院重大成果奖。其论文被推荐到1981年在瑞典召开的第十届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会议。
        80年代初,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他首先抓住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所必需的采油平台和海底输油管线场址的工程地质调查和评价这一关键问题开展工作。在原国家经委和中国科学院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他率领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武汉岩土力学所等5个研究所的有关科技人员,组成了一个包括海洋土力学、地震工程学、工程地质学、海洋地质和海洋土质学等的多学科专家队伍,以微观和宏观、现场实测和室内试验、古地质环境演化和沉积物的应力历史、海床在海流与波浪动应力下相互作用等多方面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全面探讨我国典型采油区海洋工程地质条件的内在规律,成为我国海洋土力学学科的开拓者之一。
        “南海北部湾涠11—1海区工程地质调查和评价”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南海西部石油开发区区域性工程地质调查与评价及北部湾涠11—4海区A平台工程地质调查与评价”获国家经委一等奖。钱寿易两度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授予“先进工作者”的光荣称号。
        钱寿易重视土力学学会的工作,积极开展和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在1981年召开的岩土地震工程和土动力学的国际会议以及1982年召开的近海结构特性的国际会议中,他担任了分组主席。在1985年第十一届国际土力学和基础工程会议的近海结构基础讨论组,他任委员会成员。在1988年国际区域性土会议中,他任分组主席。同时,在海洋土的静动力特性研究方面,他与挪威土工研究所以及加拿大建筑研究所都有合作项目。
        钱寿易还身兼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及第一任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理事、副理事长,《力学学报》、《岩土工程学报》、《土木工程学报》、《海洋工程》、《力学进展》编委,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会员及海洋岩土工程委员会委员,美国土木工程学会岩土工程分会土性委员会特邀顾问,《国际岩土试验》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