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熙
黄文煕(1909—2001),1909年1月3出生于上海。祖籍江苏省吴江县。1929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1933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次年赴美留学。1937年在美国密执安大学获博士学位。于当年回国,到重庆在中央大学水利系任教授和系主任,并兼任水利部水利讲座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他先后在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和华东水利学院任教,并兼任南京水利实验处处长。1956年黄文煕到清华大学任教,并兼任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1977年起,全时在清华大学水利系任教。
黄文煕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大会代表;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先后担任中国水利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并任所属的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水力发电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荣誉会员,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名誉理事。他还担任过《水利学报》编委会主任;《岩土工程学报》编委会主任。
黄文煕是水工结构和岩土工程学专家,我国土力学学科奠基者之一,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事业的开拓者。在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工程和岩土工程几个领域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致力于水利水电工程教育事业60多年,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才,被推崇为土力学界的一代宗师。
1937年归国以后,他在国内首开土力学课程;建立了国内大学的第一个土工实验室。早在30年代初,他创造了框架设计的新的计算方法——框架力矩直接分配法;1935年他着手研究拱坝结构分析的新方法——格栅法;1942—1957年,他创建了基于地基中应力分布的新的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在50年代中期,黄文熙建议用振动三轴仪进行砂土的动力特性试验,并于1959年在国内《水利水电技术》第15期上发表论文“砂基和砂坡的液化研究”。此文的英文稿载于1960年Scientia sinica(《中国科学》)第九卷第一期。英文的修正稿载于1961年巴黎召开的第五届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中。
70年代,黄文熙注意到土的各种本构关系的数学模型研究的巨大学术意义和应用前景,他一方面著文介绍当时国际上有代表性的本构关系模型,另一方面带领清华大学土力学教研组开展研究。他建议用常规三轴试验在应力平面上确定各点的塑性应变增量的方向,根据正交流动准则确定塑性势函数的轨迹。根据Drucker 假说,选择适当的硬化参数使屈服面与塑性势面重合。建立了著名的土的清华弹塑性模型。他在土的本构模型方面的工作大大推动了我国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工作,很快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间的差距。在80-90年代,我国其他单位也提出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土的本构模型,促进了岩土数值计算工作。这给我国在七五和八五期间兴建的一些高土石坝和大型土木工程,包括三峡二期围堰的设计,提供了多方面的数值计算结果,大大丰富和加强了我们在岩土工程方面的分析计算能力。
80年代,他亲自率团到国外考察,后又多方奔走呼吁,终于在我国建立了不同规模的土工离心模型试验装置。他还推动渗水力模型试验,支持对旁压仪的理论研究,并对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和研究工作寄予极大的热忱。
黄文熙注重工程实践,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引进和推广了许多先进技术和工艺。如砂井加固软土地基预压法,用反滤法和减压井防止渗透破坏,用补偿地基原理建造不用桩基的水闸,用就地浇注混凝土防渗墙防止地基的渗透等。他推动和支持水中填土坝和水坠坝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筑坝技术。他还积极参与了黄、淮、海和大西南、三峡等国家重大工程的咨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