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资源

冯国栋

        冯国栋,1917年生,广东鹤山人,194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土木工程系,1941-1943年在广西河池的黔桂铁路第四工务段当实习生,后为工务员。1943年入读武汉大学(迁至四川乐山)水利研究所硕士班,并兼任国立技艺专科学校讲师,1945年底日寇投降,中止写论文,到武汉就任水利部江汉工程局工程师职务。1947年冬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助教并兼读土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班,1950年毕业后转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班学习。1951年10月回国,进入国立武汉大学水利学院担任教师,为该院建立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理论与试验打下基础并为国家在汉单位(如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冶金、机械、纺织各部)培训土工人员并帮助建立实验室。1955年转入武汉水利学院(1959年更名为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后又改为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最后又合并回武汉大学),在此工作一直到1989年退休。
        冯国栋长期从事土力学及岩土工程的和科研工作。1963年出版合编教材《土力学的地基和基础》(中国工业出版社),1979年主编《土力学及岩石力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冯国栋50年代就参加了土力学学会的工作,1979年创办偏重于实际工程的《土工基础》杂志,一直出版至今。1980年学会决定成立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名词委员会,由冯国栋任编写中心小组组长,挂靠在原武汉水利水电学院,1983年出版了《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名词》,得到同行的广泛欢迎。
        曾多次主持合参加长江堤防的安全评估和防汛工作。1945年冬季参加了从沙市到九江(江西省)历时三个月的堤防安全检查,此外还参加武泰闸(影响九县安全)的安全检查工作。1952年春,长江荆江分洪南北闸动工,武汉大学由冯国栋主持,将试验室搬到沙市参加工作,对两闸的地基查探地基渗流及地基稳定问题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并受到了奖励。1954年长江遭遇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学校派冯国栋和教研室一些教师参加防汛工作,对堤身破裂、堤内渗流控制都作出合理评估、受到了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