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

龚晓南

        龚晓南,1944年10月出生于金华。中国工程院院士。1961年考入清华大学土建系工民建专业学习。196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7年大学毕业后到国防科委8601工程处(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字823部队)从事大三线建设,参加公路、桥梁、路堤等工程的设计、施工工作,任基建办公室工程组组长。1978年考入浙江大学岩土工程专业研究生,任校研究生班班长,1981年获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82年考入浙江大学岩土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1984年获博士学位,成为我国岩土工程界自己培养的第一位博士,浙江省自己培养的第一位博士。1986年获洪堡奖学金赴德国Karlsruhe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88年春回国,同年晋升为教授。199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聘为岩土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
        龚晓南长期从事土力学及岩土工程领域的教学、科研和技术服务工作。主要研究方向:软粘土工程学及地基处理、复合地基理论和工程实践、基坑工程、基础工程施工环境效应及对策、既有建筑物加固及纠倾、土工问题计算机分析等。曾主讲高等土力学、土塑性力学、工程材料本构方程等六门研究生课程,已培养硕士60名,博士60名,指导博士后6名。发表刊物论文和专题报告等300余篇,出版著作26部,主编论文集25部。 主要著作有:《高等土力学》(1996)、《土塑性力学》(1990)(被译成韩文版,1998),主编《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1998)、《土工计算机分析》(2000)、《复合地基设计施工指南》(2003)、《地基处理技术发展与展望》(2004)等。1992年出版了第一部复合地基专著《复合地基》,提出了广义复合地基理论框架和体系,2002年出版了《复合地基理论及工程应用》,进一步发展了广义复合地基理论,有力地促进了复合地基技术的发展和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组织创办《地基处理》刊物(1990),组织编写《地基处理手册》(1988、2000),长期主持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工作,为我国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提高与普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起了重要的作用;长期从事基坑围护设计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主持杭州大剧院等数十项深、大基坑工程设计。主持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基坑工程专业委员会工作,积极总结、发展和推广基坑工程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解决了软土地基中深、大基坑工程一系列技术难题,提高了我国基坑工程设计水平;长期从事基础工程施工的环境效应及控制对策的研究与工程实践,主持解决了杭州、台州、温州、绍兴等地数十个工程因挤土桩施工或基坑开挖等基础工程施工造成的环境影响问题;在软粘土工程学、既有建筑物地基加固和纠倾、土塑性力学、土工计算机分析等领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并积极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长期从事软粘土地基性状研究,主持绍兴鹤池苑住宅小区和江苏启东工商银行大厦等数十项工程的纠倾、加固工作。将本构理论、滑移线场理论和极限分析法在土工中的应用融为一体,编著《土塑性力学》, 促进了塑性理论在土工中的应用。龚晓南在上述领域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对岩土工程的科技进步和学科发展做出了积极而卓有成效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龚晓南1994年至1999年任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主任,组织制定了土木工程本科“大土木”培养计划,使浙江大学成为在全国第一个实施“大土木”专业教育的院校。重视土木工程领域各个学科的综合发展,在任期内,新建了道路桥梁、建筑经济管理、防灾减灾、市政工程等学科,并筹建了相关研究所(室)。这些新建学科现已成为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发展的新生力量。为了改善教师办公条件,组织自筹资金建成 “土木科技馆”。发起设立了“浙江大学土木工程教育基金会”,奖励优秀教师、学生和学生干部,同时补助家境比较贫寒的学生。
        龚晓南历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副理事长、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基坑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主任;浙江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岩土力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并任《地基处理》编委会主任;《岩土工程学报》、《土木工程学报》、《工程力学》等10余家学报编委。2002年获茅以升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大奖,2007年担任黄文熙讲座撰稿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和优秀科技图书奖3项,以及多项厅级和校级奖励。在1999年系主任卸任后连续六年被民主推选为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十佳教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