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资源

滑坡与边坡防治技术的回顾与展望

王恭先 马惠民 朱本珍 王引生

(中铁西北科学院有限公司)

        我国近70%的国土为山区,在山区开发建设中,由于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曾发生众多边坡失稳和滑坡现象,中断交通,堵塞河道,摧毁工厂,掩埋村镇,造成了严重的地质灾害。经过50余年的研究和实践,我国已成功防治了数以千计的滑坡和边坡变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方法。
        1. 边坡与滑坡研究发展历程
        我国的边坡与滑坡工程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边坡失稳频发,被动治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
        建国初期国家建设急需铁路和公路交通大上快上,由于经验不足,技术力量薄弱,同时对山区复杂的地质条件认识不足,没有贯彻地质选线的原则,未能避开地质不良地段,加之缺少相应的加固措施和科学的施工方法等因素,山区铁路建设中形成了大量的高边坡工程,发生了众多的边坡失稳和古滑坡的复活,严重地影响了正常施工和运营安全。如宝鸡至成都铁路发生自然山坡和人工边坡变形达2136处,其中比较严重的滑坡76处,崩塌和坍塌337处,危岩落石34处[1]。许多车站布设在古滑坡体上,路基开挖后古滑坡复活,被迫进行勘察和治理,延误工期,增加投资。该线宝鸡至广元247km,治理各类病害投资达4.7亿元,是原造价的1.6倍。同期修建的川藏公路长2155km,穿行于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深山峡谷中,全线崩塌,滑坡、泥石流等389处,且规模巨大,治理困难,常常造成每年几个月中断交通。
        2) 总结经验教训加强研究阶段(60~70年代)
        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结合大量的边坡病害整治工作,认真总结了山区铁路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认识到加强地质工作的重要性,在各勘察设计单位加强了地质技术人员的培训;1959年在西安成立了全国首个专门从事崩坍、泥石流、滑坡和高边坡研究的专门机构——铁道部坍方科学技术研究所(铁科院西北研究所的前身)。60年代中期铁道部颁布《铁路勘测设计工作条例》,强调“地质参与选线、隧道宁长勿短、高30m以上的挖方应与隧道方案作比选、高20m以上的填方应与桥梁方案作比选”的技术政策,有效地减少了高边坡的变形和古滑坡的复活。如成昆铁路选线中绕避了100余处滑坡,宝鸡至兰州第二线选线时55次跨渭河绕避地质不良地段和大型滑坡,保证了铁路安全畅通。
        三线建设的开展,许多工厂迁建在山区,以及大型水电工程和矿山工程的建设都遇到了高边坡和滑坡问题,各部门都投入了研究和治理。1971年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北研究所编写了《滑坡防治》专著,总结铁路滑坡防治经验,系统阐述了滑坡的发生发展规律和有效防治措施(包括钢筋混凝土挖孔抗滑桩等),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1972年国家建委在开封召开地基和滑坡防治技术讨论会,交流各部门的防治经验。1973年在兰州召开铁路滑坡防治经验交流与科研协作会,铁路内外118个单位270名代表参会,是我国首次规模最大的滑坡讨论会,促进了我国滑坡防治技术的提高。
        这一时期对高边坡的稳定性、滑坡的形成条件、原因、发生和运动机理、稳定性评价方法、滑带土的抗剪强度变化规律、抗滑桩的受力状态和设计计算方法等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对有效防治病害起到很好的作用。
        3) 预防为主,全面提升防治技术阶段(80年代至今)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本世纪初,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高边坡失稳变形和滑坡防治又变得十分突出,如长江三峡电站高170m的船闸高边坡和库区沿岸300余处滑坡的防治将花费100多亿元。云南元江至磨黑高速公路长147km,地形地质复杂,高度大于30m的边坡337处,其中大于100m者60余处,发生变形和滑坡达150余处,增加治理费用6亿多元,南昆铁路八渡车站滑坡治理费用9000余万元。
        众多高边坡的失稳变形和滑坡引起各级领导和技术人员的重视,如何有效预防高边坡失稳已成为重要研究课题。勘察、设计、施工、科研和高等院校相结合为解决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之多都是空前的,取得的成效十分显著,主要表现在:
        (1)普遍采用航测,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贯彻“地质选线”原则,避开了大量地质不良地段;
        (2)对潜在不稳定的边坡,采用综合勘察技术及工程地质力学调查分析方法结合传统的极限平衡理论对边坡的稳定性作出评价,采取“预加固”措施,避免了边坡开挖后的失稳。
        (3)对已经变形的边坡和滑坡研究采用了多种治理措施,如局部改移工程位置、减重、反压、排水和支挡相结合等,在支挡工程中,锚索抗滑桩、普通抗滑桩、锚索、锚杆、土钉等广泛用于边坡加固,微型桩、旋喷桩等也已成功应用,加强边坡地表和地下排水已成为一种理念。
        (4)在设计理念上环境保护和生态美化也受到充分重视,确定了动态设计的思想;防治技术上采用了“监测、防护、治理与环保”的综合防治措施,
        在对边坡和滑坡失稳机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成功预报了几个大型滑坡的剧滑时间,避免了灾害。使我国的边坡和滑坡防治技术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 取得的主要成就
        50年来我国边坡与滑坡防治技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粗到精的过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主要表现在:
        1) 对边坡变形和滑坡形成机理的认识
         (1) 边坡和滑坡变形类型的划分
        从边坡变形性质和防治难易出发,将边坡变形划分为坡面变形(H<2m),边坡变形(H=2~6m)及坡体变形(H>6m),并区分了崩塌、坍塌、错落、滑坡、倾倒、坡面溜坍、危岩落石等变形类型。对不同的变形类型和规模采用不同的防治原则和措施。         滑坡的分类,国外已有较深入的研究,我国学者在学习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按滑体组成物质的分类,如岩质滑坡(块状岩石滑坡和破碎岩石滑坡),土质滑坡(黏性土滑坡、黄土滑坡、堆积土滑坡和堆填土滑坡),铁路部门进一步提出了结合滑动面成因和滑体规模的综合分类,促进了对滑坡性质认识的深入。
         (2) 对滑坡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的认识
        系统总结了各类滑坡形成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的控制作用及其特征,以及作用于滑坡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总结了我国的滑坡地层表及滑坡沿构造线和高程分布的规律。近二十年来更深入研究了人类活动(坡脚开挖、坡上加载、爆破震动、水库浸淹、采空塌陷、灌溉和破坏植被等)对滑坡形成和稳定性的影响,为有效预防滑坡提供了理论依据。
         (3) 坡体结构与滑坡的发生机理
        研究表明,坡体结构对高边坡变形与滑坡的类型和滑动模式有控制作用,这是在岩体结构理论上的进一步发展,文献[2]提出了类均质体结构、近水平状结构、顺倾层状结构、反倾层状结构、块状结构和碎裂结构6大类18个亚类,文献[3]划分为均质体坡体结构、基座式坡体结构、层状坡体结构、松散破碎体坡体结构和块状坡体结构5大类12个亚类,分别分析了其坡体变形的类型和特征。
        滑坡地质条件复杂,作用因素众多,其发生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许多学者对其进行过研究[4~7]。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工程地质与岩土力学相结合,系统研究了:①坡体结构与滑坡的破坏模式;②滑坡的应力场;③滑坡的发育过程和阶段;④滑带土的变形破坏规律,归纳提出了孔隙水压力变化、斜坡应力状态改变、渐近破坏和残余强度、震动液化和软岩塑性挤出6种滑坡发生机理,并分析了圆弧形旋转滑动、顺层平移滑动,沿连续曲面的顺层滑动、切层滑动、顺层—切层滑动、切层—顺层滑动、软岩挤出性滑动的机理和特点,特别对沿地质上的软弱面滑动的折线滑面滑动,划分主滑段、牵引段和抗滑段分析其受力特点和过程(如图1)[2],实践证明它对大型滑坡治理提供了科学支撑。
         (4) 滑带土的抗剪强度变化规律和参数选择
        滑带土的抗剪强度参数(粘聚力c和内摩擦角φ)是滑坡和边坡稳定性计算和滑坡推力计算的重要参数,但常规土工试验作出的参数常常不符合滑坡滑动的实际状态。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谌壮丽、李妥德、张颖均等人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就将“滑坡滑带土抗剪强度特性”作为滑坡研究的主攻方向之一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证明,滑带土的强度除与滑带土的物质组成、物理状态等有关外,还与剪切应变相关,也就是说,滑带土的强度并不是一个定值,达到峰值强度破坏以后,随着剪切变形的增加而减小直至稳定值——残余强度。已滑动的滑坡土及有先期破坏的粘性土抗剪强度的控制值并不是峰值强度而是峰强与残强之间的某一值(通过滑面重合剪可求得近似控制值)。常规试验只能求得峰值强度,故很难符合现场实际。残余强度试验,必须通过大变位试验取得完整的应力——应变曲线。在当时的设备条件下,根据模拟滑坡的滑动状态采用直剪仪多次剪切试验方法获得成功,在国内,首次将残余强度概念引入滑坡稳定性分析,并纳入多种规范,为了更深入地研究不同物理状态下的残余强度和衰减机理,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主要参考优斯列夫(Hvorslev)剪力仪自主研制了一台X-73型环状剪力仪,1975年根据X-73型环剪仪的使用情况,并着重吸取挪威土工研究所及帝国学院的新环剪仪的主要优点设计制作了X-75型环剪仪(六台),如图1所示,填补了我国的空白。
        利用该仪器进行了“粘性滑带土剪切过程中结构与抗剪强度的关系”的研究,了解了滑带土强度衰减的机理,搞清了应力——应变曲线各点段的物理意义,如图3所示,为滑坡滑动不同阶段的强度指标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9],这是我国早期从微观结构的变化来研究粘性滑带土强度衰减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由于滑带土成因、成分和含水状态的复杂性,在选取其强度参数时,不宜过多简化取整个滑面的平均值,而应分主滑段、牵引段和抗滑段分别试验和取值。并应根据滑坡的不同发育阶段各段滑带土的变形状态来选取。
        滑带土强度参数选择一般还是用试验法、反算(演)法和经验数据综合分析法来选取[4]。
        试验法,既要作峰值强度,也要作不同含水状态(天然、塑限、软塑状态)下的残余强度,以供不同工况下计算之用。反算法以反算主滑段滑带参数为主,已由恢复极限状态(Fs=1)的反算发展到根据滑坡的发育阶段给定不同的稳定系数(如蠕动阶段Fs=1.02~1.05,挤压阶段Fs=1.01,滑动阶段Fs=0.99-0.98)进行反算,并应考虑不同的外界因素。
        经验法是地区同类滑坡的经验总结,也具重要参考价值。
        2)边坡与滑坡的勘察技术
        (1)岩质高边坡岩体结构面的调查与分析
        岩质边坡结构面地质力学调查分析方法是确定坡体结构的基本方法,该方法从理论上阐述了控制边坡变形破坏的性质和空间形态的主控结构面成生关系与分布规律[3,5]。

        该方法首先从地貌形态调查入手,大体上确定自然斜坡在地质历史上所经受的主要地质构造作用的期次、顺序和构造格局。其次调查鉴定岩体中实际存在的各种结构面力学性质、发育程度与贯通程度,并进行配套分析,确定工程场地中各种结构面的分布规律和山坡的构造格局。再根据软硬岩层在边坡中的分布、临空面的产状、地下水的分布规律,可以准确地概化出边坡的坡体结构。
        大型复杂的岩质边坡均具有多种坡体结构组合而成的复杂的空间结构,或可分成若干地质单元,或可分成若干级,因而其变形破坏模式也极其复杂。必须通过仔细的地面调查和采用包括遥感、物探、钻探、挖探、试验等手段在内的综合勘察方法查明其分级、分块情况。
        (2)大型复杂滑坡的勘察[3]
        规模巨大的滑坡沿河岸宽达数百米,纵向长度数百米、上千米,体积达数百至数千万立方米。实践证明这类滑坡常常是由多个滑动条块构成的一个滑坡区,沿河流方向可分为若干条;在高程上可分为若干级;在滑体结构上可分若干层。各条块的发生年代、滑动方向、滑动次数和距离以及稳定程度都不尽相同,但又有相互联系。针对每一条块确定其产生条件、因素、结构、性质、与相邻块体间的关系,评价其稳定状态和发展趋势,制定不同的治理方案和措施,这就使得一个大型复杂滑坡可以分而治之。
        (3)滑坡勘探
        在全面详细的滑坡地面地质调查测绘的基础上要进一步了解滑体结构,特别是滑动面(带)的层数、位置、滑体厚度、滑床形态、地下水的分布等,必须通过勘探来查明。
        ①滑坡勘探一般采用物探、钻探、坑(槽)探等综合勘探方法。大型复杂的滑坡,还应布置适量的井探或洞探,直接观察滑带和地下水情况,进行原位试验或取岩土水样进行试验和分析。物探提出的“趋势性滑动带 ”概念,对指导钻探和分析确定滑动带颇有帮助。
        ②滑坡勘探不采用面状勘探,而应着重每一滑坡条块的主轴断面的详细勘探,适当辅以其他平行主滑方向的纵断面以及横断面。
        ③钻探不宜采用开水正循环钻探方法,因为会冲掉滑带软弱层,岩芯采取率低,漏判滑动面,也查不清地下水的分层,对正活动的滑坡稳定也不利。有效的方法是采用无泵反循环或双管单动岩芯管钻探方法,岩芯采取率85%以上,不易漏掉滑动面,且易查明各含水层的位置和涌水量大小。
        ④滑坡和边坡的勘察必须贯彻“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的原则,地质工作延伸到施工过程中。总结出了“调查分析评估、工程地质分类、坡体结构划分、破坏模式预测、重点病害勘察、工程方案优化、科学施工保证、加强动态监测、地质全程跟踪”的适合于滑坡和高边坡病害防治的一套完整、科学、系统的工作方法。
        (4)滑坡与边坡动态监测
        为了更准确地认识和整治滑坡,需要对滑坡的变形动态进行监测。滑坡位移监测包括简易监测和监测网监测。依据具体的地形条件设置不同的网形,用经纬仪、水平仪或全站仪定期测量各测点在三维空间的动态。通过对监测资料的分析,可帮助查明滑坡的范围、滑动方向及分块、分级情况等,并可为滑坡预报提供数据。
        1983年,从国外引入钻孔侧斜仪对滑坡深部位移进行监测,可准确确定正活动的滑带位置和层数。已对100余处滑坡和高边坡进行了监测,有效指导了设计和施工。
        (5)滑坡预报
        滑坡灾害发生剧滑的时间预报对避免人类生命财产的损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多年来,许多学者基于某个滑坡长期监测资料,对该滑坡进行临滑预报的尝试,部分取得了成功,如宝成铁路K343滑坡(1963)、 陇海铁路K1357滑坡(1981)以及长江三峡湖北省新滩滑坡(1985)等等。这些依据滑坡宏观变形迹象、位移变化等资料对滑坡剧滑的可能提出警示,并及时采取了果断措施避免了人员伤亡。但没有作出较确切的滑动时间预报,所以长期以来滑坡预报在理论、方法上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1994年,中铁西北院基于“变形功率”理论,采用 “多种手段、系统监测、逐点分析、逐步逼近、综合决策、总体预报”的工作方法,准确预报了甘肃省永靖县盐锅峡黄茨大滑坡,预报剧滑时间为1995年1月31日,实际剧滑时间为1995年1月30日凌晨2时30分,二者仅相差21小时30分,获得极大成功。随后成功预报了焦家3号滑坡、青藏铁路关角隧道东口外滑坡,避免了重大列车颠覆事故。这几次成功的预报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把我国的滑坡预报工作推到了世界前列,并且弥补了我国滑坡研究工作中的一个重大缺陷。
        (6)边坡与滑坡的稳定性评价
        边坡与滑坡的稳定性评价以工程地质分析定性评价与力学计算定量评价相结合比较正确和有效。徐邦栋曾提出评价边坡与滑坡稳定性的八大方法,包括坡体地貌形态演变、地质条件对比、滑动因素变动分析、变形迹象及其发展、山体平衡核算、滑坡稳定性计算、坡脚应力与岩土强度对比、结构物与岩土强度比拟等。实践证明正确应用这些方法取得了好的效果。
        定量评价方法研究最多、发展最快,尤其是数值分析方法,从最早的圆弧滑带发展到非圆弧滑带搜索和评价[10]。
        3) 滑坡与边坡变形的防治技术
        (1)滑坡的预防
        任何灾害都应该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防治结合。
        ①绕避大型古老滑坡和易滑坡地段
        对已经存在的大型古老滑坡或滑坡连续分布地段在选线、选厂、选址时贯彻了“地质选线”的原则,加强前期地质工作,判明其规模和性质,尽量避开。对易发生滑坡的地段,如岩层顺倾地段、大断裂带和大型堆积层地段也尽量避开,防止开挖后出现滑坡。
        ②防止古老滑坡复活
        对于工程设施避不开的古老滑坡,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其规模和性质,评价其稳定性和自然与人为因素作用下的发展趋势,采用有效的预防其复活的措施。如不在滑坡前缘抗滑段作挖方削弱支撑,不在其主滑和牵引段堆载增大重量。前缘填堤或后部挖方增加其稳定性;加强地表和地下排水,先支挡后开挖等,即“预加固”方法。
        ③防止已发生变形的滑坡大滑动造成灾害
        在山区工程建设中,由于开挖常发生边坡和山坡变形开裂的现象,这是斜坡岩土体发生应力调整的过程。当山坡出现裂缝时,立即停止施工,进行勘察和变形监测,判明变形性质。若是坡率过陡造成的坍塌,放缓坡率或增加支挡可保边坡稳定。但若是滑坡,在前缘刷方会进一步削弱滑坡的抗滑力,造成滑坡范围扩大,甚至急剧滑动。对于滑坡变形,快速而有效的防止继续变形的办法是滑坡上部减重、前缘压脚,既减小了下滑力又增大了抗滑力,使其达到新的力学平衡。地表和地下排水也是重要措施。
        ④预防高边坡开挖后发生新滑坡
        为防止高边坡开挖后发生滑坡,常从预测和预加固两方面考虑,总结出以下经验和方法:
        在稳定性预测方面:
        (a)从自然山坡和人工边坡的坡形、坡率和稳定状态调查预测;(b)从边坡的坡体结构和软弱结构面的分布和产状预测;(c)从坡体地下水的分布和发育程度预测;(d)从作用因素(主要是人为因素)的变化分析预测。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极限平衡计算和有限元计算)相结合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
        在防止原则上,要求有充分的地质资料作为设计依据,尽量减小边坡的总高度,有潜在变形的边坡,采取适应岩土强度的坡形坡率和地表及地下排水与相应的预加固措施,并贯彻“固脚强腰”、 “动态设计” 、“信息化施工”的原则,取得了良好的预防效果。如重庆市万州至梁坪高速公路通车后无一处高边坡和滑坡发生变形,保证了公路畅通。
        (2)滑坡的治理
        经过50年数以千计的滑坡治理的成功实践,总结出防治滑坡的10条原则[2],提出经济、有效、综合治理的理念。这里着重介绍新型抗滑支挡结构的研究和应用。
        ①钢筋混凝土抗滑桩的研究和应用
        20世纪50年代以前国外在治理滑坡时开始采用 钻孔桩和钢桩,我国由于经济条件限制主要采用挡土墙,对大型滑坡常常因圬工巨大,施工困难而无能为力。60年代中期成昆铁路建设中崩坍滑坡防治攻关组结合我国国情成功研究应用大截面钢筋混凝土挖孔抗滑桩治理沙北和甘洛2号滑坡,创立了一种新型抗滑结构。由于它抗滑能力大,对滑坡扰动小,设置灵活,稳定滑坡见效快而很快被推广应用,被喻为治理大中型滑坡的“重型武器”。至今估计全国应用已超过10万根。后来很多单位对其进行优化研究,有室内模型试验和现场实体试验;从按深基础设计计算发展到按弹性地基梁计算;由组合桩发展到排架桩和钢架桩(椅式桩)。


        ②锚索抗滑桩的研究和应用
        普通抗滑桩虽被广泛应用,但在大型滑坡上往往截面大,埋深长,尤其是悬臂桩,造价高,施工困难。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将预应力锚索引入抗滑桩形成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桩头加2%-4%束锚索,改变了桩的受力状态,控制了桩的变位,大大减小了桩身截面尺寸和埋深,比普通桩节省造价30%以上,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滑坡治理和高边坡预加固中。在二十年的应用中又有不少优化和改进,结构形式多样化,如图4、图5。在北京戒台寺滑坡治理中更研究采用在52m长的全埋式桩身加多排锚索的施工工艺,有效的节约了投资。桩和锚索的协调受力仍是设计的基本原则。
        此外,还有人提出竖向预应力锚索桩,正在研究试验中。
        ③埋入式抗滑桩
        埋入式桩是在滑体较厚桩长较大的情况下,为减少桩身弯矩和配筋,在滑坡不会从桩顶滑出(所谓“越顶”)的条件下,桩埋入地面下一定深度,如此可节约投资,但桩顶以上滑体受力及滑坡推力分布形式尚待研究。中铁西北院初期为安全起见将全部滑坡推力作用在桩上,郑颖人等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进行了有益研究,提出了改进意见。
         ④微型桩群
        鉴于抗滑桩体积大、造价高,在一些中小型滑坡治理上,不少人探索用微型桩群(桩径小于30cm)治理滑坡,并已在一些工点试用成功,在山西长晋高速公路一砂泥岩顺层滑坡上应用代替了普通抗滑桩,节约了投资,方便了施工。微型桩由于施工速度快,对抢险工程更显出其优越性,曾在内昆铁路一滑坡中应用,很快稳定了滑坡。但微型桩的受力机制和设计计算方法尚待完善。
        ⑤锚索框架(地梁、墩)
        预应力锚索框架(地梁、墩)已广泛用于高边坡的预加固,如长江三峡170m高的船闸边坡和众多铁路、公路、矿山和水利工程边坡,在滑坡治理中多是和抗滑桩联合使用,条件适宜的中小型滑坡,也可单独使用,有效稳定滑坡。锚索长度目前已超过100m,每束最大拉力达到6000KN。锚索应用的关键仍是预应力损失的控制和长期的防腐问题。

        3. 今后的发展方向
        我国的边坡和滑坡防治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并具有我国的特点。但仍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创新和发展,概括有:
        (1)滑坡地下水的勘察技术及地下排水在滑坡与边坡稳定性定量评价中的应用。
        (2)滑坡的快速勘察评价方法的研究。
        (3)特殊滑坡机理的研究,如采空及其影响区斜坡变形机理、滑坡与隧道的相互作用机理等。
        (4)滑坡灾害的系统监测和预报的理论和方法。
        (5)轻型抗滑支挡结构的深入研究,包括埋入式桩、微型桩,锚索框架(地梁)等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的研究。
        (6)滑坡和高边坡勘察设计规范的研究。
        以上回顾了我国高边坡与滑坡防治的研究历程,取得的主要成就,并提出了今后应研究的问题,概括不一定全面,也可能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张亨纲,李光辉. 宝鸡至成都铁路地质选线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铁道工程学报增刊. 2005,12
[2] 王恭先,徐峻龄,刘光代,李传珠. 滑坡学与滑坡防治技术.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3] 马惠民,王恭先,周徳培. 山区公路高边坡病害防治实例.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4] 徐邦栋. 滑坡的分析与防治.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1
[5] 晏同珍. 水文工程地质与环境保护.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4
[6] 王兰生,张倬元. 斜坡岩体变形的基本地质力学模式.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论丛. 北京:地质出版社,1986
[7] 徐邦栋,王恭先. 几类滑坡的发生机理. 见:滑坡文集(第五集).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6
[8] 谌壮丽,李妥德, 张颖均,粘性滑带土剪切过程中结构变化与抗剪强度的关系. 见:水文地质工程与工程地质论丛(1),北京:地质出版社,1986
[9] 王恭先. 带土强度参数的综合分析选择法. 滑坡文集(兰州滑坡泥石流学术讨论会文集),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8
[10]郑颖人等 .边坡与滑坡工程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