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资源

记北京土工组的早期活动

张在明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土工组”全称应该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北京分会学术委员会土工组”,成立于1953年秋,由我国著名土工工程及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及清华大学陈梁生教授主持。当时的北京勘察院是有关活动的积极组织和踊跃参加的单位之一。从仅存的资料看,土工组下面又分为土力学门、地基基础门、地质勘测门(有的资料称为勘测试验门)等。虽然只是一个地方性的学术组,由于地处首都,有中央建设部、铁道部、公路总局、重工业部、机械部等部委、清华大学及北京市的专家积极参加活动,对推动我国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专业队伍的形成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笔者对北京土工组早期的活动和重大贡献的认识是从我们档案室中的零星文献资料开始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份关于1953年3月《儿童医院住院部地质勘测工作检查报告讨论》的档案。儿童医院位于西城区礼士路,当时兴建的住院部在今天看来不过是一个中小型工程,但在北京土工组的参加讨论和咨询专家名单上,却赫然列出国家顶级专家茅以升、卢肇钧、陈梁生、陈致忠、陈仲颐、陈志德、张国霞等人的名字。他们是在指导我们单位一个十分具体的工程任务。
        在档案室同事的帮助下,陆续又发现了若干有关土工组活动的资料,主要是多份当时举办报告会的通知。这些尘封了50多年的通知大部分是油印的,甚至还有少数是复写的,尤显珍贵。这些通知不仅告知大家报告的主讲人、内容和地点,大部分还附有报告的主要内容,图文并茂,还附有公式,足见活动的认真。
        据当时担任秘书,后来成为建设部勘察院总工程师的王钟琦大师在一篇文章中的回忆,“土工组的核心组十多位成员均由知名专家担任,每个星期日上午在北京科协礼堂开会,风雨无阻,从不间断(笔者注:从上述通知看,在北京科协的活动可能是1955年以后的事情,此前的活动是在中山公园、北京师范大学、合作总社等地举办的)。在科协礼堂里茅以升当时虽已年迈,但坚持主导并参与讨论研究。同时,每月由北京科协在科协礼堂主办专题讲座,主要由土工组核心成员轮流讲述。这项闻名全国、与工程勘察直接关联的学术活动,自1953年秋开始,直到1955年秋,因全国开展肃清胡风反革命集团运动而停止。经历了两年多的科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群众性与专业性的学术交流,集思广益,使得工程勘察这个行业及其科技队伍从中受益匪浅,而且日益壮大”。作为北京市的地方勘测单位,在总结我们不断壮大、提高的历史原因时,不应该忘记土工组的功劳。
        从现存的零星资料看,当时在土工组参加各种活动并作过报告的专家有茅以升、陈樑生、卢肇钧、陈仲颐、黄强、饶鸿雁、张咸恭、陈志德、张国霞、洪锡铭、杨式德、陈子循等人。可以看出,其中很多人刚刚从欧美回国不久,怀着建设新中国的巨大热情,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报告的内容,除了土力学和基础工程学的一些基本内容,如土的物理性质(饶鸿雁先生)、土中应力分布(卢肇钧先生)、承载力(陈樑生先生)、建筑沉降(陈仲颐先生,还曾邀请上海的郑大同先生讲过冲积土层上建筑物的下沉量估算)、土压力(是茅以升先生亲自讲授)等等之外,还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勘察技术,一是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知识。勘察技术的主要主讲人便是我院的陈志德总工程师;后者则邀请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专家,如张宗祜、张咸恭、王大纯、方鸿慈等几位先生讲授。在组织的讲座中,只有一次邀请了结构专家。很有意思的是,在这次报告的通知上写道:“前曾通知六月四日及十一日的报告会因故停止。兹为照顾学术活动避免停止过久起见,特邀请孙芳垂先生作此报告。地基基础门秘书启”。印证了前面“风雨无阻,从不间断”的说法。


        土工组还组织一些学术和工程处理的讨论会。前面提到的儿童医院工程便是一例。此外,讨论的题目还有,对《北京市工程地质资料的整理与全面勘测问题》的讨论、关于四八年苏联《工业及民用房屋及构筑物天然地基设计标准及技术规范》的讨论、(土的)分类试验及取原状土的讨论等等。所有的讨论事先都准备了详细的提纲,会前发到参加人的手中。
        在资料中还查到当时土工组组织在京各单位参加的一项“可塑性试验(从提纲看,是液塑限试验)的比较”和一项钻探取样技术比较。由于国内学习苏联,液限含水量试验不再用大家熟悉的卡萨格兰蒂碟,而用华西列夫锥,对结果没有底,进行比较很有必要。取样技术的重要性当然也是不言而喻的。十分可惜的是,比较的结果和总结已经遗失。
        还有一件有意思的事,可以算某种历史遗迹吧,就是在报告通知的正文、公式和参考文件中,凡是引用的人名的,一律用俄文拼写。比如卢肇钧先生报告的题目便是《天然地基计算(一)地基应力分布-Буссинеск方程式》。参考文献中也一律只能列出俄文参考书,这是当时严厉推行的“一边倒学习苏联”的政策在学术领域的反映,在改革开放以后的今天看来,也算一段历史的弯路。
        我们今天回顾开国初期前辈们的工作,是为了学习和传承他们的精神,并把这种精神的力量传给更年轻的一代岩土工程工作者们。上面只是根据文献资料整理的一些片段,相信现在还健在、并且仍然活跃在土工战线的专家们会有更精彩的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