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资源

老河口会议的感悟

李广信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

        1985年6月,在老河口召开了“土的抗剪强度与本构关系学术讨论会”,那是我国“文革”后的岩土工程界的一次盛会,会议由中国水利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和中国力学学会共同主办,黄文熙、俞调梅、郑大同、卢肇钧、杨灿文、陈仲颐、袁建新等老一辈岩土工程专家都到会,另一方面,很多我国“文革”后的首批岩土工程硕士、博士(生)们也参加了会议。由于“文革”的阻隔,与会人员按年龄俨然分为两代,结果两代岩土工程工作者在理念上发生一次有趣的碰撞。每天晚上青年们召开“青年岩土论坛”,当时正值我国“科学的春天”和美国“第三次浪潮”冲击,青年们朝气蓬勃,意气风发,指点古今,斗志昂扬。无知者无畏,大放厥词:认为必须彻底改造土力学,土力学中的众多经验系数和经验公式是土力学的“耻辱”,计算机已经可以代替专家的经验,要用信息论、系统论与专家系统彻底改造土力学。我是第一批博士,不老不小,被推举为青年的领袖,主持了这些会议,头脑也有些发热。也有些老一代专家旁听这一论坛,这些论点使老一代专家十分不安,他们在议论之后把我找去,我如实详细汇报了青年们的论点。老专家们指出在岩土工程中,经验是不可替代的,计算不是万能的,一些“时髦”的理论方法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还有待实践的检验。记得陈仲颐先生讲:岩土工程问题就像中医看病,是一个综合判断的过程。
        会后我撰写了我的博士哲学论文“土力学发展中的理论与实践”,这篇论文写的很有文采,被清华大学列为哲学论文的范文。记得黄文熙先生看过后微笑着说了一句话:“写的很好,但是我不同意” 。现在看来恐怕就是针对不确定性理论的一些说法,例如说:“可由年轻人使用专家系统代替老迈年高的专家的经验来解决岩土工程问题”等说法。最近见到一篇在基坑工程安全评价中应用模糊数学的文章,在其模糊判断矩阵中罗列了地基土的容重、粘聚力、内摩擦角,基坑的长度、宽度和深度等,我突然想起了黄文熙先生的当时讲的话,因为就我所见所知的基坑的失事几乎都与地基的土中水有关,从来没有听说与土的容重有关,可想而知,这是一个毫无实践经验的作者在室内拼凑的论文。可见对于复杂的岩土工程问题,任何“时髦”的方法还是要基于丰富的经验,经验与综合判断是无法替代的。
        正如陈仲颐先生所说,处理岩土工程问题就像中医看病一样。中医是从整体把握,综合判断的集中体现,据说学习中医要先学易经,其特点是,天地人时,宏观把握,望闻问切,综合判断,辨证施治,随时调整,因人制宜,同病异治。将人作为一个系统,以“气”为核心,阴阳、寒热对立统一;土火木金水五行,对应于肝心脾肺肾五脏,也对应于目舌口鼻耳五官,眼睛干涩则应当补肝。这种辨证统一的认识无疑是科学的,先进的。而在岩土工程中,许多大师也正是使用这样的工作和思想方法。刘建航院士在清华讲座时,总结他在上海地铁的工作经验时说:“理论导向,实测定量,经验判断,检验验证”,这与中医的诊断和施治是何等相似!大家所熟知的太沙基的“艺术论”原话是:“无论天然土层结构怎样复杂;也无论我们的知识与土的实际条件有多么大的差距,我们必须利用处理问题的艺术(art),在合理造价的前提下,为土工结构和地基基础问题寻求满意的答案”。一个好的中医也同样有他的“艺术”。
        中医的经典是《黄帝内经》,它强调的是“天地人时四维一絷”的理念。所谓“天”, 即“天行有常”, 指客观规律;“地”,即“因地制宜”,指空间条件;“时”即为时间与时机,“人”,指人的主体。而岩土工程同样不可不综合考虑时间、空间和人的因素,上海一些专家提出的地下工程和基坑建设的时空效应理论就是如此。而最有代表意义的是新奥法,它其实是集设计、施工、监测、分析判断一体化的工作方法。 在岩土工程中,这种概念设计的情况是很普遍的,例如抗震设计中的“大震不死,中震可修,小震不坏”的思想;在新的《建筑桩基设计技术规范》中的疏桩减沉设计,多桩的调平设计都是基于这种思路。
        时间过了20余年,当时参加老河口会议的青年们经过长期岩土工程实践的磨练,肯定会有不同的认识。他们有一些在国外,也有不少在国内各大学、设计研究院所,成为了总工、院长,年富力强,基础扎实,经验丰富,是岩土工程学科的骨干。回首往事,更理会到老一辈专家们的教导,应更深刻体会到岩土工程的学科特殊性和方法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