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资源

老河口会议及其对我国岩土工程发展所起的作用

        1985年6月,在湖北省老河口市召开的“土的抗剪强度与本构关系学术讨论会”是一次学术水平较高,对我国岩土工程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全国性学术会议。该会议是由我国岩土工程界的老前辈黄文熙院士等倡导的。会议主题明确,会前准备充分,引入了许多国际会议的经验和做法。在会上研讨深入,学术气氛十分浓厚,使与会者耳目一新。大家认为这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一次会议,是我国岩土工程发展的里程碑之一。会议的许多新的做法,对往后类似的学术会议也起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1.会议主题明确,准备充分
        1983年在武汉召开的第四届全国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上,有代表建议除了四年一届的全国综合性学术会议外,有必要举行一些符合当前土力学发展潮流的,适应目前建设需要的专题讨论会。经与有关学会商议,黄文熙建议的“土的抗剪强度与本构关系学术讨论会”为大家所接受。决定由中国水利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共同主办,定于1985年举行。并成立以长江科学院为召集单位,全国共十家岩土工程研究单位和高等学校参加的筹备组。这十家单位是:长江科学院(召集单位)、清华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武汉水利水电学院、河海大学、同济大学、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和南京自动化研究所。筹备组以高度的责任感、高效率和团结精神投入工作,对保证会议的成功起了很好的作用。
        2.会议做法新颖,对其后的同类学术会议起了一个示范作用。
        (1)会议组织了四个内容丰富的“发展水平”报告,由国内著名专家分别撰稿:①土的抗剪强度理论(由包承纲、刘祖德、陆士强、马时冬、王幼麟等共同编写);②土的本构关系及其验证与应用(由濮家骝、李广信编写);③土的强度测试技术和自动化(由方涤华、宋永祥、窦宜等编写);④工程实践中土体抗剪强度的确定(由陈愈炯、吴肖茗、胡中雄、高大剑等编写)。这些报告在1986年第一期《岩土工程学报》上发表。
        (2)四个发展水平报告和会议的全部论文都在会前统一打印成三册论文集。并在开会前半个月分别送到与会代表手中,使与会者有准备地参加会议;
        (3)会议针对上述四个专题组织分组讨论,每一专题有一人作论文综合报告。讨论中气氛热烈,畅所欲言,学术空气浓厚;
        (4)会议在晚上设立“青年论坛”,由年轻岩土工作者(包括许多研究生)邀请国内岩土力学老专家与会,共同研讨岩土力学的有关问题和发展方向,激发了青年同志对岩土力学的兴趣,有助于开拓他们的思路,活跃了会议的空气。
        3.本次会议有许多资深的著名专家、教授到会,给会议增添了不少光彩。黄文熙亲自主持大会,并发表讲话。著名岩土力学专家俞调梅、郑大同、卢肇钧、陈仲颐、杨灿文、袁建新、蒋国澄、郑颖人、谢定义、侯学渊等及20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香港地区也有代表参加。研究生们在会上相当活跃,因此这也是一次老、中、青岩土工作者的大聚会。